爱心公益的“领头雁” | 县爱心粥阳光公益负责人郭丽丹浏览数:789次
![]() ![]() 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临颍县爱心粥屋的出现也引来了社会各界人士和机关团体的强烈关注和支持。县慈善总会副会长郭子民不但几次送来了善款,而且还在这里当起了义工;中房燃气公司、临颍县建业集团、北京21世纪公益基金会、县总工会、县民政局、文明委、团县委、、国土局、电视台以及社会各界的团体、企业和爱心人士,有的送来了现金,有的送来了面、米、油、菜,也有的送来了关爱。一位叫李满昊的小朋友还拿出了自己仅有的11元压岁钱。有一位经常在爱心粥屋吃早餐的环卫大妈刘新民,也捐出了20元现金,并特别交代:“是郭丽丹的故事感动了我,是爱心粥屋的志愿者们影响了我,虽说我捐的钱不多,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把它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吧!” 为让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吃饱吃好,郭丽丹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她带领团队们,早餐从周一到周五做的饭菜基本不重样儿。白菜豆腐、萝卜粉条、土豆、芹菜、冬瓜、土豆、稀饭、胡辣汤、蒸馍、包子、油条、菜馍等轮流提供。腊八节、端午节、冬至等节日还专门为其改善生活,花样百出。在抓好免费供餐服务的同时,郭丽丹还拓宽服务领域,组织志愿者参加社会上其它公益活动。几年来先后组织砍包菜、拔蒜薹、慰问特贫困户和贫困大学生、敬老院、绿色环保宣传、毛泽东诞辰123周年纪念、企业文艺汇演维护会场秩序、举办国学养正《论语》亲子诵读免费培训班等活动数次。仅举办国学养正《论语》亲子诵读免费培训班就达20期,培训人数累计达600多人(次);先后走访慰问王孟、巨陵、城关、三家店、杜曲等乡镇特贫困户和贫困大学生50多人(次),送去现金以及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食品和物资2万余元。郭丽丹和她团队的汗水没有白流, 辛苦没有白费,来爱心粥屋就餐者络绎不绝,每天仅固定就餐者由刚开张时的1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人。自爱心粥屋成立以来,来这里免费就餐的弱势群体累计达7万多人(次)。一位经常在这里就餐的环卫大妈赞不绝口:“我们环卫工原来早上重没吃上过按时饭,是郭丽丹带领这些志愿者们,不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每天早早起床给俺们做饭,比俺的孩子都亲呀,我们打心眼里敬佩这些志愿者们”。 爱心在飞扬,真情在传递,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很多人纷纷报名,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目前,临颍县爱心粥屋已逐步走上成熟,各项制度完善,实现了爱心服务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固定志愿者已达50多人,爱心人士已达1000多人,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壮大。 郭丽丹和她团队的先进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2014年9月爱心粥屋荣获临颍县慈善总会爱心人士;2014年12月荣获《漯河市十佳市民》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12月荣获第四届河南省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2016年元月荣获漯河市首届青年志愿者风采大赛集体三等奖;2016年10月荣获临颍县人民政府第一届“临颍慈善奖”先进组织奖;2017年4月荣获漯河市优秀“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郭丽丹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慈善先进个人、被漯河市人民广播电台评为2015年最佳志愿者、2015年漯河市首届青年志愿者风采大赛先进个人、感动漯河2015年十大年度人物、2016年漯河市十大孝子等荣誉称号。她们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国《精神文明报》、《慈善公益报》、《中国商务新闻网》、《中国人民公仆网》、《中国报道网》、《中华报道网》、《新华访谈网》、《河南经济报》、《河南科技报》《漯河日报》、《河南豫民网》、《豫网》、《漯河网》、《漯河文明网》、《漯河电视台》、《漯河广播网》、《临颍电视台》、《临颍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郭丽丹做为一个平凡的女性,就这样在一件件普通的事情中忙碌着,在踏实的忙碌中平凡着,在平凡中积极快乐着。多年的志愿者之路,她历经过无数的艰辛,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遭遇过无数不解的眼神甚至冷嘲热讽,但更多的是享受着奉献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当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需要,一项事业。“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她常常用著名志愿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的名言激励自己。郭丽丹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着当代青年对时代责任积极担当、对历史使命勇敢回应、对理想信念坚定追求的良好精神风貌,谱写着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青春华章!
|